绿茶的功效与作用

川贝母

编辑:124415155bang  |  日期:2017-10-06 20:59:44

川贝母(Fritillaria praewalskii maxim ex Batal),百合科植物,川贝母生长在温带高山、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、针叶林、高山灌丛中,土壤为山地棕壤、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。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疗效卓著,驰名中外。

川贝母既是专有名词,也是贝母家族分类(按产地分为四大类:川贝母、浙贝母、土贝母、伊贝母,按品种的不同,可分为川贝母、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)中的种类名称,均有药用价值。

药材性状

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,高0.3~0.8cm,直径0.3~0.9cm。表面类白色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悬殊,大瓣紧抱小瓣,未抱部分呈新月形,习称“怀中抱月”;顶部闭合。内有类圆柱形、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~2枚。先端钝圆或稍尖,底部平,微凹入,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,偶有残存须根。质硬脆,断面白色,富粉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川贝母-植物形态青贝呈类扁球形,高0.4~1.4cm,直径0.4~1.6cm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相近,相对抱合,顶部开裂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~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。

炉贝呈长圆锥形,高0.7~2.5cm,直径0.5~2.5cm。表面类白色(白炉贝)或浅棕黄色(黄炉贝),有的具棕色斑点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相近,顶部开裂而略尖,基部稍尖或较钝。

川贝母

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

清热润肺;化痰止咳;散结消肿。主肺虚;久咳;虚劳咳嗽;燥热咳嗽;肺痈;瘰疬;痈肿;乳痈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咯痰带血。 

①《本经》:主伤寒烦热,淋沥邪气,疝瘕,喉痹,乳难,金疮风痉。 

②《别录》:疗腹中结实,心下满,洗洗恶风寒,目眩,项直,咳嗽上气,止烦热渴,出汗,安五脏,利骨髓。 

③《药性论》:治虚热,主难产作末服之;兼治胞衣不出,取七枚末,酒下;末,点眼去肤翳;主胸胁逆气,疗时疾黄疸,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。 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消痰,润心肺。末,和砂糖为丸含,止嗽;烧灰油敷人畜恶疮。 

⑤《本草别说》:能散心胸郁结之气。 

⑥《本草会缠):治虚劳咳嗽,吐血咯血,肺痿肺痈,妇人乳痈、痈疽及诸郁之证。 

⑦《本草正》: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。 

⑧《本草述》:疗肿瘤疡,可以托里护心,收敛解毒。

川贝母

川贝母的营养价值

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疗效卓着,驰名中外。由于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,而且能养肺阴、宣肺、润肺而清肺热,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,因此,在许多治疗急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结核等病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制剂中都有川贝,如蛇胆川贝露、川贝枇杷露等,这样会增强治疗疾病的效果。

川贝母的药用价值

【药材类别】:

根茎类

【性味】:

味甘、苦;性微寒。 

①《本经》:味辛,平。 

②《别录》:苦,微寒,无毒。 

⑧《唐本草》:味甘苦,不辛。

【归经】:

归肺、心经。 

①王好古:肺经。 
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心、肺二经。 

③《本草经解,:入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。

【入药部分】:

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、暗紫贝母、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。

川贝母

川贝母的副作用

 川贝母的副作用是有的,除了润肺散结,止嗽化痰。治虚劳咳嗽,吐痰咯血,心胸郁结的功效外。川贝母性味苦、甘,微寒。脾胃虚寒及湿痰者应忌用。如胃部属虚寒服川贝母会引起腹胀,胃呆少纳等症状。

川贝母的使用禁忌

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。 

①《本草经集庄》:厚朴、白薇为之使。恶槐花。畏秦艽、矾石、莽草。反乌头。 

②《本草经疏》: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,湿痰在胃恶心欲吐,痰饮作寒热,脾胃湿痰作眩晕及我厥头痛中恶呕吐,胃寒作泄并禁用。 

  • 大红袍如何保存 大红袍的正确保存方法
  • 信阳红的功效与作用 喝信阳红的好处
  • 川宁伯爵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川宁伯爵红茶的泡法
  • 猫皮毛的功效与药用价值
  • 热门内容
  • 茶叶选购需要注意什么 茶叶选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
  • 蓝莲花泡水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白茶饼怎么喝_白茶饼的正确喝法
  • 牛大力的功效与药用价值
  • 厚朴花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猴头菇怎么吃最养胃
  • 抹茶粉的功效与作用_抹茶粉的正确喝法
  • 小叶种茶有哪些 小叶种茶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推荐内容

    © 2012-2020 www.lvchashuo.com(绿茶说)

    电脑版

    备案号:湘ICP备19027169号-2